中国美术家旗下 登录 免费注册
| 网站导航 | 旧版入口 | 设为首页 | 帮助
新闻 评论 访谈 展讯 专题
视频 媒体 趣闻 杂志 点评
素材 百科 知识 史论 理论
会员 名家 官网 新锐 当代
论坛 群组 博客 微博 互动
辞典 教材 尚品 工具 艺搜
拍卖 预展 结果 排行 公司
交易 图书 特价 品牌 店铺
服务 建站 推广 人才 展示
机构 协会 画院 美院 基地 企业
画廊 连锁 收藏 博览会 博物馆 美术馆
代理 济南 长沙 曲阜 常州 加盟
旗下网站 》 国画家 油画家 版画家 雕塑家 建筑家 工艺美术家 中国紫砂艺术 书法大家 当代艺术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网 童画网 拍卖网 艺商网
"徐一寸"80余载识书画 "对艺术爱到入骨两百分"
2010年07月04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7月7日,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将迎来百岁寿诞

    阅读提示
    ■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字画的一级品全部经过他的鉴定

    ■文献资料烂熟于心,才有鉴定时的得心应手

    ■不少人试图用重金收买,让他指假为真,他断然拒绝

    落日的余晖从窗纱间筛过,岁月在他脸庞刻下的痕迹愈渐淡去,眼眸宛如孩童般清澈。这是2010年,再过几日,7月7日,就是他的百岁寿诞。

    喜庆的时刻还未来临,鲜花早已堆满整间屋子,徐邦达静静地躺着。“邦达,你要过100岁生日啦!”他的夫人滕芳不时俯下身来,亲吻他的额头。徐邦达却只能用目光追随她,6年前,因呼吸系统手术,他失去了言语和行动的自由。

    每一个房间都挂有徐邦达的书画,手书“宁静致远”舒缓冲淡,如同一生的写照。书房内画卷铺陈,书案上厚厚的呢毡上毛笔墨痕宛然,仿佛主人刚刚还在泼墨挥毫,谈古论今。

    “他是中国艺术的‘国宝’”

    《高呼与可》、《出师颂》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而这些绝代佳作,正是因为徐邦达的慧眼,才从故纸堆中重见天日。从18岁买下第一张画始,徐邦达在80余年里,已为国家鉴考、收购、征集传世名迹三四万件。

    1950年,徐邦达被调到中央文化部文物局(今国家文物局)任文物处业务秘书。这个时期,经徐邦达等专家鉴定留下来的数千件古书画作品,后来均拨交给了故宫博物院,成为该院古书画庋藏中的基本藏品。

    新中国初创时,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仅是昔日紫禁城藏品的十分之一。为使故宫博物院绘画馆藏品尽快丰富起来,徐邦达与同事踏访全国80%以上的县城。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畹幕?鞔?郎跎伲?龃娴募阜??斫晕?适沂詹兀?端?逋肌肪褪瞧湟弧?953年的一天,徐邦达无意间发现了《水村图》的线索,并一直查到东北一个叫做大栗子沟的地方,他委托当地文物机构代为买下,确认无误后由国家购回并收藏。就这样,在短短数年间徐邦达发掘和抢救了3700件书画。

    “文革”期间,徐邦达总结多年来从事古书画鉴定的经验体会,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古书画鉴定概论》的初稿。“文革”结束后,徐邦达重返故宫博物院,想到的第一件事还是为国家鉴考征集古书画作品。1983年,国务院委托国家文物局甄别各地文博单位所收藏的历代书画,徐邦达等人历时数年完成这项重任,并承担培养后学之责。20世纪80年代以后,徐邦达多次出访欧洲和北美,考察海外流失中国书画并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将徐邦达称为中国艺术的“国宝”:他将文献考据与图像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地建立了古代书画的鉴定标尺,真实地还原了中国书画史的发展脉络。“而更重要的是,徐邦达是将古书画鉴定与研究科学结合的第一人,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研究者和古书画鉴定家,这两者是互为表里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说。



    “更应称呼他为‘徐一寸’”

    在中国古文物的鉴定当中,古书画是公认最难的一门。“即便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也还未能找到一种鉴定书画作品、万无一失的科学手段,只能依靠传统方法,凭借鉴赏家的经验和眼力。”李文儒说。

    20世纪30年代,徐邦达发现乾隆皇帝曾经御笔亲题为真品的《富春山居图》实为赝品。《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收藏进宫,乾隆对此画大加叹赏,谁料这幅画竟是伪作。后来真画进了宫,乾隆觉得颜面无光,便在真画上题字示伪,故意颠倒是非。20世纪30年代,徐邦达看到了这两幅《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推翻了定论,还历史以真实面目。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郭熙的《溪山行旅图》、黄公望的《雪夜访戴图》、王渊的《桃竹雉鸡图》都是他在故纸堆中寻到的宝贝。

    作为传统鉴定方法的集大成者,徐邦达有着一双“赏鉴家的慧眼”。几十年前在哪儿见到过的书画,几十年后再见时,徐邦达依然记忆犹新。有人认为这种非凡的记忆力是天赋,可他自己认为“只在用心”。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资料烂熟于心,才有古书画作品过目不忘,鉴定时的得心应手。

    徐邦达把古书画的鉴定析为“鉴”与“考”两个概念。“鉴”即是通过众多的作品相互比较,进行目力检测,推知真伪。“对于大量存世的明清时代的书画,目鉴尤为重要。但要达到目鉴的准确性,鉴赏者非见之众多不可。”他的弟子、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新说。但是,对于时代较远或是某些难于明了的书画,需要广为搜集有关文献和其他旁证材料,详加审订考据,方才得以明辨是非。“徐先生博闻强识,每对一件疑难作品进行考据时,爬罗剔抉,条分缕析,其所论所断,使人折服。”杨新说。

    一次,一位来访者将画轴徐徐展开,刚看到一片竹叶的梢头,徐邦达便脱口而出:“李方膺!”画轴展开,果然是“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作品。很多书画卷刚打开半尺,徐邦达就已经说出了与此画有关的一切,以致有“徐半尺”的雅号。而他的弟子们说,其实更应称呼他为“徐一寸”,因为书画卷往往展开寸许,徐邦达便已知真伪。

    “鉴定是一门科学。”徐邦达常说。在他看来,书画鉴定不仅需要通古博今的才智,更需要实事求是的品格。不少人曾用重金收买他,希望他指假为真,换取暴利,他皆断然拒绝,“现在艺术品市场上鱼龙混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鉴定家、研究者缺乏实事求是的品格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在这一点上,徐邦达尤其值得我们学习。”李文儒说。

    “对艺术爱到入骨两百分”

    据滕芳回忆,“我们常说爱到入骨三分,但是徐邦达对艺术是爱到入骨两百分,甚至连做梦都离不开字画。”

    20世纪80年代,艺术品市场日渐活跃,许多古书画佳品被送进了拍卖行。徐邦达对此忧心忡忡,担心文物珍品通过拍卖的渠道“合理合法”地流失。一次,他得知曾流失民间的“清代四僧”之一石涛的《高呼与可》要上市拍卖,便四处游说,希望国家出资买下这一珍品。

    恰巧那些天,滕芳正要见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希望政府能为他们的“斗室”想想办法。徐邦达得知,对着滕芳又是哀求又是作揖,拜托她“莫提住房,只提希望政府想办法收购《高呼与可》。”

    第二天,徐邦达进门就谈购买《高呼与可》的事:“新中国初期,国家经济比现在困难得多,但仍拨出巨款将‘三希堂’珍藏的三部稀世字帖中的两部买了回来。现在我们更有能力抢救文物。”李瑞环当即表示《高呼与可》应该由国家购买,徐邦达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到了肚子里,出了门他拉着滕芳兴奋地说:“我替故宫谢谢你了!”

    1991年4月3日,徐邦达画展在台湾清韵艺术中心举行,功力深厚的山水画令宝岛为之倾倒。他18岁创作的摹本奚冈《松溪高逸图》现保存于加拿大,24岁创作的摹本张中《芙蓉鸳鸯图》现存于新加坡,皆是两家博物馆的珍宝。但是在此后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集中精力于鉴别古书画,一直未曾动笔创作。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在亲朋好友的一再说服之下,他才重拾画笔。

    “徐邦达总是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徐邦达。他这句话是发自肺腑,为新中国鞠躬尽瘁,他一往而情深。”滕芳说,“今天,在他的生命将要走到一百岁这个高峰时,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徐邦达简介

    字孚尹,号李庵,1911年生于上海,著名书画鉴定家和书画家、诗人。现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史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师从苏州老画师李涛学画山水,同时学习古书画鉴定,先后入著名书画鉴定家赵时棢、吴湖帆之门。著有《徐邦达集》,总字数达600万字。

    来源:人民日报 李舫  责任编辑:杨小薇

收藏新闻
“振鹭在庭:弘艺丰2024首拍精品巡展”...
“邂逅·丝路——意大利记者眼中的西安”摄...
英国知名艺术家菲利普·考尔伯特个展《龙虾...
89件宋金壁画展出 金代墓葬“搬进”展厅
“天下之平本乎爱——日本友人捐赠书画作品...
2024第八届画廊周北京公布参展名单与单元
“尚意风神——冯远艺术作品展”在河北石家庄开展
汇集15家文博单位的249件展品,这个展...
“北京遇鉴巴黎”北京文化专题展在巴黎举办
著名书法家桑作楷个展“书为心画”在京开展
藏品推荐
元青花三顾茅庐
五牛中国红瓷瓶
明洪武官窑青花香炉
中华佛瓷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6(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