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旗下 登录 免费注册
| 网站导航 | 旧版入口 | 设为首页 | 帮助
新闻 评论 访谈 展讯 专题
视频 媒体 趣闻 杂志 点评
素材 百科 知识 史论 理论
会员 名家 官网 新锐 当代
论坛 群组 博客 微博 互动
辞典 教材 尚品 工具 艺搜
拍卖 预展 结果 排行 公司
交易 图书 特价 品牌 店铺
服务 建站 推广 人才 展示
机构 协会 画院 美院 基地 企业
画廊 连锁 收藏 博览会 博物馆 美术馆
代理 济南 长沙 曲阜 常州 加盟
旗下网站 》 国画家 油画家 版画家 雕塑家 建筑家 工艺美术家 中国紫砂艺术 书法大家 当代艺术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网 童画网 拍卖网 艺商网
漂泊百年,七根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
2023年11月02日 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中国文化报 热度:0  
    7根流失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展现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  新华社记者  李  鑫 摄

    漂泊百年,7根石柱文物重回祖国怀抱,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回归圆明园。近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开幕,7根石柱文物将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最上楼长期展出。7根石柱文物原本矗立在哪里?因何流失海外?各界如何携手,历经10年促成文物回归?

    溯源:原为圆明园建筑构件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此次回归的7根石柱文物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厘米至92厘米,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较好。这些石柱文物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专家认为,7根石柱文物原系圆明园建筑构件,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以木质梁柱为基础,通过用砖砌筑内墙、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目前,在圆明园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示区、残雕沉思石质文物展示区等,均展示着造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圆明园石柱文物。这7根回归的石柱文物整体造型统一而细节有别,对比来看,其纹饰、形制与圆明园现存部分石柱文物的纹饰、形制十分相似。

    流失:辗转飘零历百年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等皇家园囿大肆劫掠。圆明园的建筑构件、山石碑刻等被掠夺,出现在流通市场上。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挪威人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对中国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很多中国艺术品。

    1907年,蒙特访问了位于挪威卑尔根的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科德博物馆的前身之一),此后直至1935年去世,他曾多次将其收集的藏品运往该馆。1926年,蒙特试图将一部分藏品卖给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以获取资金支持他在卑尔根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但最终只出售了部分藏品,其他藏品被滞留在美国,圆明园石柱也在其中。1961年至1964年,这批滞留的藏品被捐赠给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供其收藏、展出。从此这些石柱文物便陈列在该博物馆展厅里。

    回归:十年征途路漫漫

    2013年8月,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参观科德博物馆,看到了展示的石柱文物,当即便表达了希望其能够回家的愿望。经过反复商议,科德博物馆就石柱文物重归故园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3年12月,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7根石柱文物运回中国,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随后,国家文物局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就文物进境申报程序等进行了多次指导,并与财政部保持沟通,持续推进扩大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政策覆盖面,争取使该批石柱文物尽早运回中国。

    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审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馆关于该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许可,同意将其归还中国。2023年3月,在科德博物馆的支持下,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其运离挪威卑尔根港口,运回中国。

    2023年3月至6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推动下,在海关总署的密切配合下,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北京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的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文物顺利入境。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文物安全运抵北京,6月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6月30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专家开展实物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

    在此次7根石柱文物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相关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各方密切合作,最终促成石柱文物回归,为新时代社会力量助力流失文物返还工作创立了新模式、开辟了新路径。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

收藏新闻
理事潘金阳的艺术赏析
马岩松:温度就是通过设计赋予人自主性
第八届画廊周北京正式定档于5月24日至6月2日
“金陵耆贤书画展——王伯沆开启的中大时代...
荷露娇欲语,苏绣精品亮相巴黎中国艺术大展
布达拉宫特展亮相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德化白瓷亮相国博
小萨马兰奇向杭州亚运会博物馆捐赠展品
劣纸之上,良画方显——齐白石的墨痕逸兴
现当代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积极探索
藏品推荐
元青花三顾茅庐
五牛中国红瓷瓶
明洪武官窑青花香炉
中华佛瓷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371(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