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旗下 登录 免费注册
| 网站导航 | 旧版入口 | 设为首页 | 帮助
新闻 评论 访谈 展讯 专题
视频 媒体 趣闻 杂志 点评
素材 百科 知识 史论 理论
会员 名家 官网 新锐 当代
论坛 群组 博客 微博 互动
辞典 教材 尚品 工具 艺搜
拍卖 预展 结果 排行 公司
交易 图书 特价 品牌 店铺
服务 建站 推广 人才 展示
机构 协会 画院 美院 基地 企业
画廊 连锁 收藏 博览会 博物馆 美术馆
代理 济南 长沙 曲阜 常州 加盟
旗下网站 》 国画家 油画家 版画家 雕塑家 建筑家 工艺美术家 中国紫砂艺术 书法大家 当代艺术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网 童画网 拍卖网 艺商网
马路:“无”中生“有”的艺术
2021年04月11日 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中国文化报 热度:0  

    39年前,马路从新表现主义绘画起步,后又渐渐远离。10年前,有朋友让他参加抽象艺术团体,他婉拒,说自己的绘画不抽象。5年前,马路参加“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有人说,抽象画非要参加具象展,但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具象。有朋友出主意说,你说不出来“是什么”,你可以说“不是什么”。但当他真的说了一大堆“不是什么”后,却又招来别人的疑问:你说你的作品不抽象、不具象、不表现,那到底是什么?

    给艺术风格起名字,是为了便于交流,但当现有的词汇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艺术思想的时候,怎么办?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4月3日,“‘无’中 生‘有’——马路炁象作品展”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马路2010年以来创作的炁象作品100余件。这些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的抽象,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意象的作品,再次引发了理论界和艺术同道的关注与讨论。

    其实,马路成批的“炁象”作品,最早亮相于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作为央美标杆性的展览,“提名展”素因其严格的遴选标准和参展艺术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闻名,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参展艺术家所在领域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当时,“提名展”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在认真梳理了马路的创作后发现,他近10年的艺术探索与思想轨迹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即从对人和社会的关注,转向对人与自然关系、抽象艺术本质的关注;转向思考自己的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的区别;进而将创作过程的自然性与绘画本质的自然性统一起来,最终形成了新的艺术价值观。

    于是,红梅说:“你的作品既不抽象,又不具象,那展览就叫‘无象’吧?”

    马路说:“把‘无’字下面加四个点吧,叫‘炁象’。”

    炁,读“气”声,有气象的意思。“无”下面加了4个点,如火焰在加热,是表达一种能量。“马路用‘炁象’来指称自己十余年的艺术,从而与抽象艺术和意象绘画等艺术形式区分开来。他将整个世界视为是各种不同的能量形式彼此作用的结果,在他看来,自己的作品描绘的是由时刻变动的能量所形成的各种不固定形态,因此并不抽象也不是意象,而是一种一直客观存在却未被注意的形象领域。从一定程度来看,这种不固定的形态又是自然、人生恒定变化的某种视觉显现。”红梅说。

    马路1958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2年考取公费研究生,就读于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属于改革开放后钻研“德系”艺术最早的青年画家之一。“我对德国艺术最初的认知,仅限于鲁迅先生早期介绍的德国木刻。但真正到了德国之后,写实的、抽象的、装置的、电子互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视野。德国艺术的色彩、造型,以及与时代、历史、民族性的关系等,也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当时,我发现唯一一个与中国文化相通的是新表现主义,它很像中国的写意画,但又不是。新表现主义特别重要的观点是以个人来书写整个民族的神话和历史,这就让我联想到中国画的笔墨。”在马路看来,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在于发现,正如中国书法所追求的古意也是古人的发现一样,今人也应该在自然中发现新的现象和形式,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模仿。德国的学习之行,也为马路之后的艺术探索埋下了求变的种子。

    1984年回国后,马路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在当时极为活跃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马路艺术探索的锋芒初见犀利,在造型个性和表现语言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认识,也在题材、媒介、技巧上拓宽了路径。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对绘画的坚守成为当代艺术家所面临的普遍难题。马路思想上的敏锐使他转向探索艺术图像的纯粹精神价值,从表现性语言领域向抽象性语言世界迈进,也通过吸收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逐渐模糊甚至消解了具像的痕迹,回到绘画本身,并将感受性与意象性形式化,构成了宽阔、深邃而充满生命力的艺术表达。

    “作为改革开放时代中国艺术家求索创新的重要代表,马路对西方和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与特征有着深度的判断,也始终在文化语境不断变化的情形中保持着清晰的艺术认知和文化意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中国长期以来处于西方文化输入的被动局面,这也使得中国与世界在艺术的交流上存在逆差,因此,艺术家们需要坚持并继续探索中国话语体系下的文化自觉,要在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上有更大的创新性和共识度,才能更为从容地应对全球艺术的趋势和现状。

收藏新闻
御窑遗韵 瓷上丹青——晚清浅绛三大家瓷画作品展
“四合缘——曹力、陈文骥、马路、谭平抽象...
劳动最光荣——《铁人王进喜》绘本手稿展将...
“梅兰芳主题当代美术创作作品巡展”弘扬艺术精神
发现博物馆更多“打开方式”
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故宫博...
诗书画的历史:从苏东坡到郑板桥
书香飘逸方寸间
中法摄影家将用影像传播贵州桥梁文化
摄影作品看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买...
藏品推荐
元青花三顾茅庐
五牛中国红瓷瓶
明洪武官窑青花香炉
中华佛瓷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2(s)   7 queries
update: